裕太微电子驶入新一轮研发收获期 开拓车载与海外市场新篇章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4-05-29 16:40:53

  技术引航未来/芯海潮声中砥砺前行:裕太微电子创新累积优势壁垒多增长点引领长期发展

  5月15日,由裕太微电子主办的主题为“芯海潮声,科技引航”的媒体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裕太微电子高等技术研究院院长刘亚欢、裕太微董事会秘书王文倩、裕太微电子车载事业部总经理郝世龙参加活动并进行分享。

  在交流活动中了解到,裕太微去年已进入新一轮研发投入收获期,业绩迎来逐季复苏,今年则将进一步扩增产品序列,为长期发展积蓄创新势能。

  展望未来,在行业技术革新方面,5G-A和6G发展、DPU需求量开始上涨、高速铜线传输应用等方面的新型技术迭代正蔚然成风;在应用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赛道的高价值、高成长性不断得到印证。加上裕太微自身在研发与人才端的独特方法论,将共同引领这家行业头部公司实现新的技术升级和高速增长。

  近两年半导体产业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多受行业周期影响,而裕太微身处国内领域细分赛道头部位置,亦有着自身稳健的发展节奏。

  裕太微近几年业绩波动与其研发投入期和收获期的有序交叠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在2021年公司商规级和工规级产品收入发生较大转折,裕太微董事会秘书王文倩表示,是因为公司第一轮投入期的产品,达到了收获期,大规模验收产生收入水平直线年,裕太微工规级产品有所回落,则是由于2022年行业罕见缺芯导致下游客户备货较多,2023年工规级产品——如交换机服务器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用量下滑。

  王文倩表示:“虽然去年整体的消费市场景气度也不是非常好,但是公司到2023年下半年实际进入了第二轮的收获期,公司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五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等新品已经贡献了4000多万的营收,因此商规级产品与上一年的收入基本持平。”

  按照规划,裕太微当前已进入第三轮研发投入期。该轮次研发投入金额较大,研发投入周期较长,研发产品难度系数大幅度的提高,裕太微将通过对2.5G系列网通产品、24口及以下网通交换机芯片、5G/10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车载网关芯片等系列新产品的补充,为后续的营收提升做出提前储备,并预计2024年到2026年有关产品实现量产出货。

  “因为我们进入了第三轮投入期,所以会有更高端的一些产品序列出来,对我们公司未来的整个产品线的建设来说都会得到加强。”王文倩表示,裕太微成立时间比较短,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逐步实现规模利润。“今年明年我们该还会是高投入期,公司也将尽量努力去做到2026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盈亏平衡。”

  2023年裕太微营业收入呈现逐季增长的正向趋势,其中去年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大幅度增长32.10%。今年一季度,裕太微业绩恢复节奏得到延续,期内实现盈利收入7253万元,较2023年一季度增幅达到35.81%。

  “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产品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同比全部实现上升,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我们已经度过一个企业在行业下跌周期里面最难的那一关,未来也会慢慢的好。”王文倩表示,对于芯片设计企业来说,Q1一般都是每年最弱的一个季度,但公司却实现环比去年Q4实现提升。“从进入二季度的情况去看,环比预计将实现上涨,我们也希望公司今年整体的营收将会有良好的复苏。”

  、民生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再次对公司业务独特性和技术进展予以肯定,并对公司给予“买入”或“推荐”评级。

  分析师黄乐平在今年5月发布的研报观点称,裕太微可比公司2024年Wind一致预期PS均值为11.4倍,考虑到公司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在国内上市公司具备拥有稀缺性,以及交换芯片、车载领域的增长潜力,给予公司2024年18.0倍PS。在创业初期赛道选择因素之外,行业特点对技术能力的要求,和技术积累不断形成的壁垒,也是裕太微形成市场之间的竞争优势的核心逻辑。

  裕太微电子高等技术研究院院长刘亚欢在交流中表示,与无线通信产品不一样,有线通信芯片需要连接有线介质,暴露在外的工作环境对器件本身来说,需要具备更好的防护特质。同时,有线物理层芯片需要同时拥有模拟芯片技术和数字芯片技术的开发经验。综合各种技术特点,“在公司的细分赛道很注重技术积累,否则是做不好的。”

  纵观以太网的细分赛道,国内外企业几乎都是从以太网技术发展至今就一直存在于行业中,如

  、美满、瑞昱等。裕太微成立于2017年,却能和这些老牌企业在行业内一同占据一席之地,刘亚欢认为,还在于拥有共同的创新基因和技术体系积累。刘亚欢表示,公司所处行业另外一大特点是接口类芯片产品,厂商和芯片种类都非常多,应用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兼容性问题,产品作为通用件,客户更希望系统中各厂商产品替换应用不会出任意的毛病,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用得起来的芯片。因此对于后入场的厂商,也会面对不断壁垒不断提升。

  裕太微在企业研发管理方面也拥有独到的方法论,并且帮助公司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形成独到优势。

  据刘亚欢介绍,公司研发人员日常工作不仅局限于算法开发一个环节,还涉及硬件实践,也就是需要负责从硬件设计到芯片流片前的验证,完成端到端的全流程跟踪。“对裕太微所处的赛道来说,这套模式是最适合公司的,不仅处理问题的速度快,同时芯片整体开发规划也更加敏捷,而同行业其他厂商是基本不会做到这样的”。

  裕太微在去年底成立了高等技术研究院,体现了公司对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视和先进的技术前瞻性布局等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刘亚欢表示,研究院对公司的产品中某一部分竞争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领域,会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与高校等研究院所牵线合作。“现在公司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推进相关项目并收到正面反馈。不仅如此,裕太微也会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通过更多外部合作解决特定技术”。

  “我们不希望固步自封,也会借助外部的资源帮助公司将一些技术,打造成公司发展新的护城河。”刘亚欢如是称。

  目前裕太微下游应用覆盖安防、数通、消费、工业、电信、车载六大领域,并且共计有七条产品线,其中车载产品线就占据了四条,足见公司对于车载领域的重视,以及管理层对汽车未来发展给予的高度信心。

  今年,裕太微千兆车载芯片产品实现提前批量出货。据介绍,裕太微已量产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百兆产品已规模量产,而千兆产品则提前量产出货,预计2024年相对于2023年车载领域将在营收端获得突破性进展。此外,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也相对于之前的预测时间将进一步提前,预计于2025年年初问世;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加速研发中,预计于2025年年底问世。

  裕太微预计,整个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大规模应用落地时间在2027年到2028年,后续公司在完成上述产品系列后,将组成完整的车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系列销往各个Tier1或者OEM厂商,成为国内大陆地区车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全覆盖的先行者。

  、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新基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水平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将为以太网芯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王文倩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除车载芯片外,未来5G-A和6G的发展带动国内有线G时代的开启,DPU的增量需求引导以太网网卡芯片从千兆单一产品向更丰富的产品线升级,高速铜线G铜线以太网及以上传输速率的发展等系列行业热点及趋势,也将引领裕太微实现长期的技术升级和高速增长。

  此外,海外市场也有机会成为裕太微未来新的增长点。裕太微早在2022年设立新加坡发展中心,并完成早期团队建设,至2023年,公司用一年的时间攻进多国主要供应链,实现海外营业收入金额2860.60万元。

  海外市场商机巨大,预计2024年裕太微海外市场将迎来更大的营业收入的突破。裕太微方面也表示,未来公司将在继续巩固国内业务的同时,放眼全球,积极拓宽业务版图,由立足境内的科技型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向全球化的商业集团转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