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次发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开启新征程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4-03-11 22:14:39

  12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400次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将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新技术试验验证。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龙乐豪看来,长征火箭的4个百次发射,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100次、更高更远200次、脱胎换骨300次、大国重器400次。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业的人介绍,目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将有力推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火箭重复使用、落区控制、无人值守发射、多星部署等技术的突破,将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次实现新跨越。

  12月10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4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史中的又一里程碑。今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有望突破50次,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1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0次发射。

  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年半,第三个100次发射用时4年多,第四个100次发射仅用了33个月。

  新百次发射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持续高密度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保持年均1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频次,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系列运载火箭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达25次。

  “运载火箭作为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了中国太空探索舞台的高度和大小。”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龙乐豪表示,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率达96%,尤其是近年来技术突飞猛进,在可靠性、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新百次期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不断的提高的能力和发射频次,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远。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完成全部北斗导航发射卫星的任务,助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

  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与火箭分离速度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入轨精度偏差达到万分之一级,实现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中国航天正式迈入行星探测时代。

  随后,“胖五”送“嫦五”,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助力中华民族探月梦的实现。

  载人航天工程“三兄弟”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相继登场,筑“天和”、运“天舟”、送“神舟”,为中国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日趋成熟,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将逐步常态化。

  此外,重型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捷龙一号首飞成功,“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登上历史舞台。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将以精细化流程管理为钥匙,把制度和标准与工作相结合,以技术创新加管理创新的双创新模式,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让中华民族昂首迈入太空新时代,共赴充满梦想的星辰大海。”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李明华说。

  12月10日,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400次成功发射之际,记者走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的“大本营”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采访有关专家、展望未来中国运载火箭家族发展的新图景。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业的人介绍,目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将有力推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在下一个百次征程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将继续完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族谱,确保载人月球探测工程顺利实施。

  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指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总体技术水平、性能指标处于领先水平的多型火箭。

  而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是根据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规划,为发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而全新研制的一型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成员之一。

  载人登月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了开展载人登月任务和未来更多的探测任务,中国需研发性能更强大的火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规模,将超过我国当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

  “该火箭按照载人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设计,通过利用成熟的动力和结构模块来优化组合。”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设计师刘秉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继承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高可靠、高安全的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标准和设计基因,在故障检验测试、自动化飞行还有相关的冗余设计方面,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未来将支撑更大吨位的飞船进入太空,让航天员进入太空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更安全。

  为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需要,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中,预计将于2028年首飞。

  一型重要火箭诞生前,必须经历论证、立项等过程。专家和记者说,立项前,有一个深入的论证阶段;立项之后,不同的研究阶段还要开展大量相关工作。以长征五号火箭为例,从“863”计划开始到2006年立项,倾注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已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多个“国内第一”和“世界首次”。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综合性能指标将达到国际运载火箭领先水平,能够完全满足较长一段时期国内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科学技术活动的任务需求。

  除“长征”系列外,“捷龙”系列也将逐步登场,主要面向商业航天发射任务。2019年8月17日,捷龙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并且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举标志着“捷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正式登上舞台。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全新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定位于中小型卫星星座的快速组网发射,计划于2022年年中首飞。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约140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适应陆基及海上快速发射,可72小时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和发射任务。

  据悉,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将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整流罩包络空间最大、发射场适应范围最广的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将加强完善我国的商业运载火箭型谱。目前,捷龙三号已转入工程研制阶段。(新华社记者胡喆)

  昂正宇:把初心和使命牢牢写在抗疫一线时起,恢复成都市人社业务线下窗口服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