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房颤防治刻不容缓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4-03-07 01:08:18

  2018年11月9日,成都。为推进房颤疾病科普教育工作,助力提升公众房颤卒中认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陶剑虹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电生理付华主任、中国人民西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李德主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刘汉雄主任在强生医疗支持的“关注房颤,预防卒中”房颤公益活动中就房颤的临床现状和治疗策略进行深入交流,旨在推广房颤科普防治知识,倡导“关注房颤,早诊早治”的健康理念。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发布,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高达2.9亿。其中,心衰患者约为450万,心脏性猝死患者约为54万人,房颤患者约为1000万,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病人数仍在不断攀升。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拥有8200万人口。据不完全统计,房颤在四川省的发生率约为0.8%。”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陶剑虹主任在活动开场时介绍。

  “房颤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其后果很严重。尤其有些房颤患者并无显著症状,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导致心脏逐渐扩大,增加心力衰竭、心梗以及脑卒中的发生,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电生理付华主任说,“但是,目前公众对于房颤的认知率仅为40%,仍有25.9%的房颤病人没有接受任何治疗。面对房颤严峻的疾病现状,公众及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亟需增强。”

  “应对房颤就是要防治结合。防就是做好预防,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生活中要注意身体健康指数如:血压、血糖等。当患者有胸闷、心悸、气短、心跳速度过快且没有规律等明显症状,要尽早到医院看病。尤其是,部分房颤患者,无显著症状,如果若发生卒中后果就很严重,对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更要关切。一方面,通过咨询医生诊断。另一方面,通过很多监测手段和设备,进行监测,如:动态心电图,穿戴式监测设备等。如果检测中发现房颤要尽早接受正规诊疗。而规范化诊疗是有效提升房颤治愈率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民西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李德主任强调。

  对于房颤的治疗,成都市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汉雄主任介绍,“治疗房颤的最佳结果是转复成正常心律,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根治房颤首选方式,安全、可靠、零辐射。适当配合的抗凝药物,可以根治多数早期阵发性房颤和部分持续性房颤,治愈率可达80%。房颤射频消融术为介入性手术,手术创伤很小。”刘汉雄主任进一步介绍,“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运用近20年,随技术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成果的应用,射频消融术更精准,成功率逐步的提升。未来,在加强房颤规范化诊疗、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的同时,我们仍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并积极推广心律失常诊疗新技术和新器械的应用。”

  活动最后,专家呼吁广大公众要关注和了解房颤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假如慢慢的出现胸闷、头晕、心悸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心律失常门诊或房颤门诊就诊,让专业的医生帮助诊断,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与此同时,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房颤的发生,提升生活品质。(唐梦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