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历史记录万亿龙头再推炸裂式产品行业即将发生巨变

来源:消费电子电芯测试    发布时间:2023-12-25 04:57:26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721篇个人独创的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在2023年8月16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神行”电池,号称全球首个在磷酸铁锂上做到4C超充的电池。

  神行电池能做到充电10分钟就可以从20%补能到80%,续航400km,这样的补能效率,已经无限逼近燃油车水平了。关键还克服了磷酸铁锂电池低温度的环境下续航表现大幅度缩水的问题,它的低温表现跟常温一样,而且低温的充电速度也很快,即使在-10℃低温度的环境下,也可实现30分钟充至80%,具备卓越的“全温域闪电快充”能力,续航达到700km,媲美燃油车,低温下0-100加速不衰减。

  其实快充在这两年也不算啥新鲜话题,尤其是小鹏一直在力推的800V快充,也号称充电10分钟能增加300公里续航。不过小鹏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它本身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就是比较高的,但这次宁德时代是用磷酸铁锂实现了4C快充,甚至充电速度还比小鹏的还要更快?

  先简单科普一下4C是啥意思,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电池在1/4个小时(15分钟)内充满,3C充电就是1/3个小时(20分钟)内充满,2C则是半个小时充满。

  由于充电功率P=充电电压x充电电流,要提升充电速度(提高充电功率),要不就是加大电流,要不就是加大功率,但如果电流太大,轻易造成线束发热,有比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所以产业界基本都是走提高电压的路线。

  不过提高电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必须提升电芯负极快速嵌锂能力、电解液导电率以及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涉及到对整个电池材料体系的改进。

  宁德时代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超薄SEI膜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改进,最终推出了神行电池,关键按宁德时代的说法,这并非期货技术,而是已经很成熟的技术,可以即刻生产,到了今年年底就可以量产,明年一季度就可以上市,公司还在继续努力减少相关成本,让神行成为每台电动车都可以用的标配产品(人人可享、车车可用),以及和上下游一起努力,加速超充技术落地。

  关于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就大概介绍到这里,更详细的细节你们可以自行去看宁德时代的发布会,或者网上找找相关的报道,新能源大爆炸想说点看完发布会后的个人感想。

  无可否认,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体系下实现4C充电,证明了宁王的实力,但现在也只能说宁王的电池具备4C充电的实力,成本能否被市场广泛接受,尤其是基于高压体系才能真正的完成,而高压充电站的建设,尤其是较高密度的建设,则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支持,在这种基础条件实现之前,无论是对绝大多数的车主,还是对于宁德时代的业绩,暂时都没有特别大的意义。

  随着前几年技术的快速进步,无论是安全还是续航上都实现了极大的进步,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新能源汽车也逐步摆脱了对于补贴的依赖,开始成为很多人买车的第一选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经突破了36.1% ,新能源汽车大浪潮已经无可逆转。

  但在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补能速度相比燃油车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低温条件下续航能力大幅度缩水、动力电池成本依然比较高、充电桩的数量依然不够等问题,也成为确确实实的痛点,这也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尤其是在较高纬度地区,乃至走向全球的掣肘。

  这两年行业开始推进大电池方案和高压充电体系,就是完全解决续航焦虑的再一次深入推动,但此前基于三元锂体系,成本又是一个问题,现在宁德时代基于磷酸铁锂体系做到4C充电能力,甚至低温下的续航和充电速度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成本、安全方面,继续纵深推进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的解决。

  第三,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巨头的游戏了,技术将主要由行业龙头引领。无论是此前的刀片电池非常大程度上解决了公众对于锂电池安全的顾虑,还是宁德时代的CTP电池、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还有此次的神行电池,锂电池行业的核心痛点主要都是几个领先的巨头首先解决的。

  第四,随着动力电池技术逐步往纵深发展,越往前推进,面临的材料方面的问题越多,难度也越大,对于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资源等总实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而行业巨头拥有更强的总实力,可以在布局多种技术路线的同时,在每一种技术路线都拥有一马当先的优势,此外,还能够最终靠并购的方式确保自己的一马当先的优势,行业里逆袭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反而巨头与后排企业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第五,越往后,燃油车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动力电池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不断往快速补能和提升低温续航率的痛点推进,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尤其是成本的不断下降,叠加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上的优势将越发凸显,相比燃油车的竞争力也在慢慢地增加,对燃油车的市场侵蚀速度也在加快,燃油车真的没有几年好日子可过了。

  此外,从发布会上来看,宁德时代似乎很努力地在学习比亚迪,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想重演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奇迹,可惜明显技输一筹。

  刀片电池对于比亚迪有多重要,再怎么吹嘘都不过分,可以说假如没有2020年刀片电池的横空出世,就不会有比亚迪如今的盛世。

  刀片电池成功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技术的领先性,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续航表现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比亚迪的包装同样非常重要。

  无论是刀片电池这个名称,还是发布会上船夫哥表示,刀片电池出来后“自燃”一词将从此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还有针刺不冒烟不起火的试验,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汽车中介的各种自豪“吹嘘”,都让刀片电池一下子火爆出圈,为广大购买的人所接受(leo选择比亚迪的车也是因刀片电池)。

  虽然这几年,比亚迪汽车的燃烧事故也不少,但不管怎么说,刀片电池确实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对于锂电池的安全顾虑,叠加dmi技术,比亚迪开始大卖特卖,迅速崛起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

  可以说,刀片电池刚好就是在消费的人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但又顾虑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的当口,通过技术解决了自燃问题,再通过成功的包装,让刀片电池广为流传被消费者所接受。

  也正是汽车的大卖,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迅速拉近了与宁德时代的差距,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它将逆袭宁德时代。

  感受到危机的宁德时代也在努力做出应对,除了此前的锂矿返利计划,此次的神行电池意味甚至更加强烈。

  发布会给leo的感觉就是,宁德时代希望在消费的人已经基本不顾虑安全和续航问题,但对于补能时间和低温下的表现有较大顾虑的当下,通过神行电池解决用户的这些痛点,以及通过包装让用户更好的接受。

  可惜宁德时代此前一直面向B端,对于C端消费者的关注比较少。从这次发布会能够准确的看出来,公司在很努力地向普通消费者直接传达神行电池的优势,无论是神行电池这个名称,还是10分钟续航400公里,换算成不同城市的距离,都可以看出来。

  在leo看来,某一些程度上,这反映了宁德时代的焦虑,比亚迪带来的竞争压力确实太大了,比亚迪每卷死一个主机厂,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就丢掉一部分,此前宁德时代的电池优势主要由合作的主机厂商向消费者传递,现在宁德时代也有自己担纲向消费者传递的意图。

  可惜虽然公司很努力地模仿学习,但毕竟不是做C端业务起家的,无论是电池的名称,还是整体的包装,抑或是市场声量,和比亚迪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这是宁德时代需要补的短板,一旦宁德时代将这个短板补齐,它将彻底摆脱对下游主机厂商的依赖,就像英特尔主机厂商一样,反而是主机厂商依赖于宁德时代,无论是技术,还是营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