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小米14系列之间的44款手机哪几款搭载了5000mAh大电池

来源: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官网>    发布时间:2024-03-03 21:21:05 1次浏览

  在小米手机中,数字系列一直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系列之一。自2011年首款发布的小米1到目前最新发布的小米14系列,小米数字系列共推出了44款常规机型的手机,这些手机的电池容量也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而逐渐增加。为了方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手机,本文将详细汇总这些手机的电池容量。对小米数字系列家族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前往充电头网评测室查阅。

  最初,手机只有简单的通话、通信、拍照等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用户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厂商之间的不断竞争,手机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内部的元器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功耗也随之增长,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续航需求,手机厂商开始不断增加电池容量。本文将从初代 小米数字系列产品开始介绍,细数历年来,小米数字家族手机的电池容量变化,最小与最大电池容量究竟会相差多少呢?

  充电头网将历年来的所有小米数字系列常规机型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截止到2023年11月,小米的数字系列共计发布了44款产品,其中,电池容量最小的是小米1系列的产品,该系列全系都1930mAh。而在数字系列的手机中,最早搭载USB-C接口的是2017年7月22日发布的小米4系列,最早搭载无线年8月11日发布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可以看到,小米的数字系列手机,一直都在不断增强,没有出现较大的“牙膏倒吸”现象,这也是小米数字系列一直以来牢牢占据安卓手机市场的原因。

  以上是充电头网评测室由小米数字家族参数一览图提取的电池容量变化柱状图。可以看到容量最低的是搭载了1930mAh的小米1系列的产品,而容量最高的是搭载5000mAh的小米11Pro、11 Ultra、小米13 Ultra共3款机型。小米数字家族的历代机型中,电池容量的大小差距达到了3070mAh。

  最新发布的小米14 Pro搭载的是4880mAh电池,虽然小米14 Pro的电池不是最大的,但不代表小米14 Pro的续航会低于5000mAh的机型,最新的骁龙8 Gen3处理器加上全新的澎湃OS系统,可以带来更强悍的续航体验,所以注重续航的用户,可以除了电池容量数据进行选择,还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和硬件对于续航的影响。

  通过上表可知小米数字系列产品中,小于等于2500mAh电池的机型有6款,均为2013年以前的老旧机型,占比约为13%。电池容量在2500mAh到4000mAh之间的有17款机型,涵盖2013年发布的小米3至2019年发布的小米9系列手机,占比约为39%。而电池容量大于4000mAh的手机,多达21款,占比约为48%,接近小米数字系列历年来发布的一半产品,说明小米数字系列的产品还是很热衷于搭载大电池的。此外,经历十数年间的发展,不同机型的容量在当时的年代可够用,但不可放在现下比较,仅作分析参考。

  小米14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发布的手机。小米14标准版搭载高通骁龙 8 Gen 3处理器,3.3GHz主频率八核处理器,采用1+5+2架构;搭载C8屏幕发光材料,搭配徕卡Summilux镜头,新增AI自动亮度功能。采用“6.36″黄金尺寸,带来极窄视觉的四等边屏幕,四曲面后壳,弧度圆润,握感舒服;主摄搭配徕卡光学Summilux镜头,光影猎人900定制影像传感器,拥有更高的感光能力,还原真实质感,光影层次更丰富。拍摄出清晰锐利、细节生动的照片。

  小米13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22年12月11日发布的手机,于2022年12月14日正式开售。小米13标准版搭载高通骁龙8 Gen2八核处理器,预装MIUI 14操作系统;后置5000万像素主镜头+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1000万像素长焦镜头,前置32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4500毫安时容量不可拆卸电池,支持IP68等级的防护。作为一款小屏旗舰手机,在拍照、电池、性能等方面都没有缩水,并且摄像还和徕卡联名,为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

  Xiaomi 12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21年12月28日发布的手机产品。小米12标准版是小米时隔多年再次回归的小屏旗舰手机,在大家都在做6.5寸以上大屏手机时候,小米12采用的6.28寸屏反而打开了更多用户的市场,受众群体进一步提高,并且还搭载了不俗的硬件配置,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小屏旗舰。搭载高通骁龙8 Gen1八核处理器和4500毫安时容量电池;预装基于Android 12的MIUI 13操作系统。

  小米11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20年12月28日在小米科技园发布的手机产品,于2021年1月1日上市。是一款定位为安卓高端旗舰手机,搭载高通骁龙 888八核处理器,作为小米手机新十年的开篇之作,小米11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实现全面突破,铺平了小米成就高端旗舰的道路。搭载了4600毫安时(典型值)/4500毫安时(最低值)容量电池。但由于高通骁龙888的温控翻车,导致小米11问题不断。

  小米10系列是小米公司旗下的一款手机,小米称这是一部“为了梦想打造的手机”,也是小米十年之作,于2020年2月13日在国内正式发布,于2020年3月27日在海外正式发布。小米10系列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水桶机,小米10采用的骁龙865+LPDDR5+UFS 3.0组合,以及配备4780毫安时电池,支持30瓦有线系统。重新定义了安卓旗舰的标准,成功甩掉性价比“包袱”,成为定位为更高的“安卓之光”产品,。

  小米9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19年2月20日14点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发布的手机;内部代号是“战斗天使”。小米9搭载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安兔兔跑分超过36万,手机好看又能打。在DxOMark评测中得分110分,其中照片类别得分115分 ,表现非常优秀;小米9的屏幕指纹解锁面积达25毫米×50.2毫米,让解锁更轻松。支持27W有线W无线充电,是小米数字家族的首款无线充电机型。

  小米8系列是小米公司于2018年5月31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发布的手机产品,为小米数字系列的第七代手机,也是小米成立8周年纪念机型。小米数字系列的手机是逢“双”必火,小米6成为第一代“钉子户”,小米八也如愿成为第二代“钉子户”。作为8周年的手机,小米8的命名直接跳过了7代命名,意为超越期待。小米8是L1+L5双频GPS手机,内置3400毫安电池,支持QC4+快充技术。

  小米6系列是小米公司在2017年4月19日正式发布的手机,是小米数字系列的第六代手机。2022年4月5日,小米即将迎来 12 周岁生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昨日在微博发起投票,向米粉调查最喜欢的一部小米手机。结果小米 6 以 2 万人的投票数位列第一。小米 6搭载了一代神U高通骁龙835处理器。从发布至今仍有数百万用户使用。这也是“米粉”的首代“钉子户”产品。采用了高通骁龙835处理器,6GB LPDDR4x运行内存,3350毫安电池容量,18W快充,5.15英寸屏幕,并支持多功能NFC和指纹支付功能。

  小米5是小米公司于2016年2月2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的手机产品;是小米数字系列的第五代手机;起售价格1999元。搭载骁龙820处理器,3000毫安的电池容量,实现超长待机,省电的高亮屏,支持全网通3.0双卡双待和指纹识别。

  小米手机4是小米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下午2点,在北京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的4周年手机产品,是小米数字系列的第四代手机;起售价格1999元。小米手机4使用骁龙801四核处理器,内置3080毫安进口锂离子聚合物电芯,支持Micro-SIM卡。小米手机4相比前几代手机,创新非常多,首先是采用了材质为不锈钢的边框,其次是支持全网通4G,是一款广受用户好评的机型。

  小米手机3是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5日下午2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的3周年手机产品,是小米数字系列的第三代手机,起售价格依旧是1999元。是当时小米手机的性能之作。以小米手机3为例,使用全Cortex-A15架构四核处理器,2GB LPDDR3内存,内置3050毫安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支持多功能NFC。但处理器因通信版本不同而不同,联通版电信版用的是高通骁龙800的处理器。而移动版用的却是英伟达Tegra 4处理器。

  小米手机2是小米公司于2012年8月16日,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发布的手机产品;起售价格依旧是1999元。当时的小米2系列手机,不仅是跑分神器,也是国产安卓手机中硬件配置的巅峰,高通28nm四核+2GB RAM+4.3英寸720P分辨率IPS屏幕的配置,让小米2系列成为当时的高端配置的手机,小米2还支持更换多种颜色后壳,有抛光亮面和磨砂材质两种可选。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于2011年8月16日发布的手机,是小米数字的首款机型。开售价格仅为1999元,当时便震惊了整个手机行业。手机ID设计全部由小米内部来自摩托罗拉的硬件团队完成,手机生产由富士康和英华达代工。让当时的用户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性价比,全球首款双核1.5GHz手机,并且是首批加入电商模式销售的手机,让小米手机拥有更强大的销售网络,带来了国产手机的互联网销售模式。

  初代小米手机-小米1系列的电池容量为1930mAh,而电池容量最高的3款机型均搭载了5000mAh,容量差值高达2.6倍。电池容量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手机硬件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手机使用需求的变化。

  早期的手机主要功能是通话、通信和拍照,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化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池容量的增加也使得手机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在工作、学习和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的电池容量也会缓慢增长,对于消费者来说,电池仅需满足用户日常的续航需求即可,不一定要盲目追求大电池,选择对自己最合适使用需求的电池容量才是最重要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