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测电子:300567精测电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40528

来源:小九直播下载电脑版>    发布时间:2024-05-31 11:29:21 1次浏览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汇添富基金马磊、马翔、张伟、杨瑨、李灵毓、郑乐凯、夏正安、 谢昌旭、詹杰、樊勇、沈若雨、李宁;国盛证券葛星甫、王席鑫、 杨义韬、宋雪莹;招银理财袁尧;太保资产陈永亮等18余人(排 名不分先后)

  Q1:公司 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介绍。 A: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65,954.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7,024.23万元,加之公司显示领域受行业周期性以及市场需 求疲软等坏因的影响,显示领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 度较大,显示领域实现出售的收益174,773.34万元,相较于去年 同期下降19.42%,上述因素叠加对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造成了 较大的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936.76万元,同比 下降 1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010.24万 元,同比减少44.79%;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22,133.49 万元,较期初增长 2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370,556.87万元,较期初增长14.89%。 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因

  素持续存在,终端消费需求复苏缓慢,显示行业仍未走出周期性 底部,公司显示领域面临较大的压力,同时,为了逐步提升公 司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公司主动调整或放弃竞争非常激烈且毛 利较低的部分产品,受上述因素影响,显示领域2023年新签订 单以及2023年底在手订单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上述订单的减 少以及部分订单交付周期较长等多重因素叠加对2024年第一季 度显示的营业收入造成较大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 41,801.26万元,较上年同比减少 30.50%;实现归属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2.68万元,较上年同比减少 234.11%。 Q2:公司显示检验测试领域发展现状如何? A:2023年,公司一方面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持续深耕LCD 等存量市场的基础上,公司持续紧抓市场结构性发展机遇,优化 资源统合,不断的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依托已有的技 术优势和完善的市场及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公司“光、机、电、 算、软”一体化系统集成优势,大力推动OLED、Micro-OLED等 新型显示产品以及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发展。另一方面,公司持 续提升精益生产管理能力,一直在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提升公司产线的 产能利用率和产品良率,提高生产效率,一直在优化提升产品品 质,并加强成本控制,综合控制能耗、物耗等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报告期 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平稳有序,但受上述多方坏因的影响, 导致显示领域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显示领域实现出售的收益 174,773.34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19.42%。2023年四季度 以来,随着下游市场逐步温和回暖,公司显示领域相关业务情况 开始慢慢地修复改善,新签订单稳健增长,截止《2023年年度报 告》披露日,公司在显示领域在手订单约12.48亿元。 2023年,公司在新型显示以及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领域取 得明显进展。公司在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领域进一步探索、深化、 整合显示颜色测量技术、高速数据处理技术和光电设计等核心技

  术和能力的同时,构建全信息化的运营管理机制、信息化自动化 生产制造体系,为后续的软件系统化、硬件模块化以及该领域的 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智能和精密光学仪器领域, 主力产品色彩分析仪、单点光谱仪、光谱共聚焦仪、成像式闪烁 频率测仪、成像式亮度色度仪、AR/VR测量仪等核心产品打破国 外垄断,陆续取得研发、产品突破,获得了国内外核心客户重复 批量订单,现阶段已实现较大规模的销售,未来将对显示领域的 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2023年,公司成立深圳精测,进一步助力公司拓展新型显 示领域AR/VR产业相关业务的发展。新型显示相关检测、调试设 备产品持续发力,AR/VR/MR等头显设备配套检测的布局全面、 深入且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在该领域检测设备提供商的领 导地位;Micro-OLED检验测试领域与全球顶尖客户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为国内首屈一指进入Micro-OLED cell段检验测试方案提供商, 在Micro-OLED模组检测端也与全球顶尖客户达成合作并已完成 部分交付;同时,与全球顶尖客户合作Pancake AOI光学系统及 算法并成功导入。AR领域与头部客户达成核心光学仪器定制开 发合作,且光模块、Eyepiece等配套检测需求实现突破,进一 步提升巩固公司在头显检测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Q3:公司半导体量检测领域发展现状如何? A:目前公司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已 基本形成在半导体检测前道、后道全领域的布局,公司子公司武 汉精鸿主要聚焦自动测试设备(ATE)领域(主要产品是存储芯 片测试设备),老化(Burn-In)产品线在国内一线客户实现批 量重复订单、CP(Chip Probe,晶片探测)/FT(Final Test, 最终测试,即出厂测试)产品线相关产品已取得相应订单并完成 交付,目前批量订单正在积极争取中。上海精测膜厚系列产品、 OCD设备、电子束设备已取得国内多家客户的批量订单;半导体 硅片应力测量设备也取得客户重复订单;明场光学缺陷检测设备

  已完成首台套交付及验收,且已取得更先进制程订单;有图形暗 场缺陷检测设备等其余储备的产品目前正处于研发、认证以及拓 展的过程中。随着公司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成熟度以及市 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公司半导体检测业务开拓迅 速,订单以及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公司在整个半导体板 块实现销售收入39,45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02%。截 止《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 16.02亿元。 同时,为了抓住数据中心、超算、AI等行业快速发展对高 性能芯片带来的强劲需求,公司积极对先进封装技术进行战略布 局,通过增资湖北江城实验室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化与核心客 户的战略合作与绑定,加强在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深度融 合。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布局从前道量测设备拓展至半导体制造 封装产业链,有利于公司抓住数据中心、超算、AI产业快速发 展的历史机遇,同时促进公司半导体业务的增长,对公司的长远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Q4:公司新能源设备领域发展现状如何? A:现阶段,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生产及 检测设备,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芯装配和检测环节等,包括锂电池 化成分容系统、切叠一体机和 BMS检测系统等。2023年,公司 进一步加强与核心战略客户中创新航在锂电设备领域的深度合 作,共同研发迭代产品,提升双方产业竞争力;同时,公司通过 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调整组织结构及流程提升内生动力等多种举 措,逐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正积极开拓与国内 外知名电池厂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海外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 现阶段,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实施走向海外战略布局已取得实质性 进展,海外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为满足经营规模快速扩张及产品技术迭代等方面的需求,公 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8,739.92

  万元,较上年增长 51.92%,导致期间费用率水平较高。受收入 结构变动、市场竞争加剧、动力锂电设备技术工艺尚处于磨合期 等因素影响,客户整体验收节奏放缓。2023年公司在新能源领 域,实现销售收入 24,101.30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 29.74%。 截止《2023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 约6.86亿元。 Q5:公司毛利率情况如何? A:随公司不断加大战略研发投入,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 的优化,高毛利率的新产品占比不断的提高,公司增加技术水平成 熟且毛利较高的产品销售;同时,公司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精益生产管理能力,并加强成本控制,公司产品整体毛 利率相比较上年同期提升明显。2023年度,公司显示领域毛利 率 49.72%,相较于去年同期提升 4.26%;半导体领域毛利率 52.83%,相较于去年同期提升 1.69%左右;新能源领域毛利率 35.55%,相较于去年同期提升4.18%左右。 Q6:半导体检测设备的验证周期及交付周期如何? A:半导体检测设备验证周期长短受设备类型、客户要求现 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行业普遍在6-18个月左右; 目前设备的交付周期普遍在6个月以上,国外厂商的交付周期一 般长达12个月以上。随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 高,未来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交付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接待过程中,公司和投入资金的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 格按公司《信息公开披露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 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回到顶部